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兴安盟KTV招聘网 > 兴安盟热点资讯 > 兴安盟励志/美文 >  为人子女者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尽心尽力孝顺供养等到父母死后虽然

为人子女者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尽心尽力孝顺供养等到父母死后虽然

2022-09-17 22:22:11 发布 浏览 645 次

为人子女者,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尽心尽力孝顺供养,等到父母死后,虽然祭祀之物丰盛洁净,一百纸钱能值几文呢?一滴酒何曾到达九泉之下?何况还有的人一百纸钱也不烧,一滴酒也不洒。 殁(mò):死。中国古人用沉没来比喻死亡。“没”是死的委婉说法,如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不幸早没。”后来易水旁为歹旁,亦作“殁”,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 享祀:祭祀。出自《周易·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 陌:通“佰”。指钱一百文。

死后哀荣怎么能比得上生前实惠?父母在世时尽孝,才是真孝。陆陇其提出“孝子爱日”,提醒人们父母在时“勉力奉养”,不要等到他们死后,再去烧纸洒酒,聊表孝心。“爱日”一词出自《吕氏春秋·上农》 “敬时爱日,非老不休”,原意为珍惜时间。“孝子爱日”出自杨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李轨注曰:“无须臾懈于心。”后来指儿女供养父母应当珍惜时日。《论语·里仁》篇中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朱熹注曰:“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赶紧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子爱日”是陆陇其对为人子女者的谆谆告诫,也是我们应该主动做到的分内之事。

61. 逢忌举祀

每逢时节,定要备祭馔①、纸钱,且必荐②一二时物。切勿失礼,使先灵永作饿鬼,使逆子看样效尤③。

逢年过节以及先人的生日、忌日等,都要准备祭祀用的食物、纸钱,而且必须祭献一两样应时的食物。务必不要缺失礼节,使先人的英灵永为饿鬼,使不孝逆子看到后仿效此种错误的行为。 祭馔(zhuàn):祭祀用的食物。 荐:进献,祭献。 效尤:仿效坏的行为。

逢年过节,如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传统节日,或是碰到先人的生日、忌日,汉族民间都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亲人们约集起来,或是去先人的坟上,或是在家中祠堂,甚至在街头巷尾,烧香、烧纸、供奉酒肉以及时鲜的瓜果,既是祭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又是祈福活人,请祖先保佑平安幸福。陆陇其对祭祀看得很重,他要求人们“逢忌举祀”,在祭祀的时候“切勿失礼”。按照约定俗成的礼节开展祭祀先人活动,才是真正的祭祀。新时代,新风尚,我们既要继往,又要开来,祭祀先人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不要因祭祀先人而做出格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

62. 祭先主孝

祭先必虔诚恭敬。试看生者邀客不诚,尚遭嗔怒①,况属幽冥不测耶?或遇节或遇忌日,何可不主孝主敬,致我如在②之诚,反使冥冥殃责哉?阴阳之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故特揭而言之,以示孝子顺孙。

祭祀先人必须虔诚恭敬。试看生者邀请客人如果不是诚心诚意,尚且会遭到别人的嗔怒,何况属于幽冥不测的事情呢?逢年过节,或是先人的生日、忌日,为何不能孝顺、恭敬,做到祭祀先人就如同先人在场一样,反而遭到幽冥之人的怪罪和责备呢?阴阳的道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此,我特意揭示出来,以让那些孝子贤孙明白。 嗔怒:恼怒或愤怒的样子。 如在:祭祀先人时,就像对方在场一样。出自《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信奉鬼神吗?在《论语》一书中,“鬼神”一词出现了三次:“敬鬼神”“事鬼神”和“孝鬼神”。“敬鬼神”出自《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敬鬼神即虔诚地信鬼神。虔敬鬼神却又“远之”,是对鬼神不可太过亲昵。孔子说这话,是在教学生樊迟用一种中庸而明智的态度对待鬼神:要信鬼神,祈祷时务必虔敬;却又不要过于倚赖,人的事情也去劳烦鬼神。这句话明确表明,孔子是信奉鬼神的。“事鬼神”出自《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也表明孔子是信鬼神的,因为信鬼神才谈论事鬼神。但孔子是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他根据人先生后死的生命次序和应先知生后知死的次序,提出事人与事鬼相通而又先后有序,强调鬼神与现实相切合,做人知生才知死,先事人后事鬼。“孝鬼神”出自《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以上三句话说明,孔子对鬼神是相当笃敬和虔诚的。他强调对鬼神要有敬畏心,主张生死相通,做人与敬神态度应一致。当然,由于鬼神“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非常人所能知,因此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论语》中还有两个地方能说明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在讲孔子祭祀时的笃敬状态,好像神就在他面前一样。他总是亲自祭祀鬼神,认为别人代祭等于没祭,亲自祭拜才能显示诚意。《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这里是在讲学生请孔子祷告治病之前,他早就祷告过了。孔子有祷告治病的习惯,并一以贯之于始终。如此看来,孔子在他为数不多的关于鬼神的言论里,清楚地表明他是相信鬼神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陆陇其熟读《论语》,当然明白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他认为,“阴阳之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一种对鬼神之事存而不论的态度。以这种态度为前提,他才倡导 “祭先主孝”“祭先必虔诚恭敬”,以此提示孝子顺孙在祭祀先人时“主孝主敬”。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